今日秋分节气,也是第八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”。
云南咖啡代表中国。不久前大象配资,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。会上,各方共同推动达成3500吨云南咖啡豆采购协议。其中,长三角咖啡行业协会8家企业采购2000吨,上海市技师协会会员采购1500吨。
多年来,上海的咖啡门店数量排名全国第一,称得上是“咖啡之都”。云南全省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98%以上。
保山比顿咖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机咖啡种植、初加工、深加工、销售、科研、教育和咖啡文化挖掘传播为一体的咖啡全产业链公司。丰收节前夕,记者联系上了公司总经理方明峰。“现在,咖啡豆长势不错,云南瑰夏豆也开始丰产,价格估计不会差。”方明峰介绍,在当地,比顿采用新型合作模式,流转土地11170亩,签约农户300多户,建设万亩咖啡基地。“在上海援滇的指导下,我们瞄准精品咖啡赛道。冲一杯咖啡,需要50粒咖啡豆,如果有一粒瑕疵豆都会让这杯咖啡的风味丧失。咖啡豆品质上来了,价格水涨船高,早已不是当年‘卖一斤咖啡豆都买不了一杯咖啡’的生意。”
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种植咖啡已有70年历史,被誉为“中国咖啡第一村”,当地人把咖啡亲切地称为发家致富的“金豆子”。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坝是保山小粒咖啡的核心产区,位于高黎贡山东麓、怒江干热河谷地带,被国际咖啡组织(ICO)认定为咖啡种植的“黄金地带”。保山小粒咖啡,1993年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第42届世界咖啡博览会“尤里卡”金奖;2010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;2021年入选首批欧盟保护的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目录。
来自保山的比顿咖啡不仅在静安区、闵行区各有一家门店,后续还将在虹口区和浦东新区开设两家快闪店。
近年来,闵行区对口帮扶保山市,聚焦“从种子到杯子”,投入沪滇资金3200多万元,支持种植、加工、品牌、销售全链条,合力打造“保山小粒咖啡”产业集群。从种好14.5万亩“一棵树”,到将“一粒豆”的精深加工率提升至全省第一,再到连续4年举办咖啡技师赛和订单班,致力于培育好“一批人”,最后成功开辟“一条路”,保山小粒咖啡入选上海“百县百品”。如今,保山咖啡产值已超90亿元,成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柱。
云南咖啡的发展大象配资,只是沪滇协作的一个生动缩影。上海援滇以云南资源禀赋为基础,对接本地大市场、大平台优势,有效带动当地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。
晟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