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至2016年,考古学家在河南省洛阳市寇店镇西朱村,发现了一个曹魏时期的大墓,经考古发掘出大量器物、石碑万宝配资,由于这个墓葬在历史上被反复的盗掘,大量的历史信息也被破坏掉了,根据资料推测,墓主人大概率是三国时期,魏明帝曹叡的女儿曹淑。
其实截至目前,墓主人是否是曹淑还不能确定,但出土文物中有儿童玩具,再结合史书中的相关记载,个人以为墓主人应该就是曹淑——一个不满周岁夭折的公主。就是这个曹淑,恐怕是中国历史上下葬规格最高的公主了。
不合礼制的丧葬太和六年,明帝爱女淑薨,追封谥淑为平原懿公主,为之立庙。取后亡从孙黄与合葬,追封黄列侯,以夫人郭氏从弟德为之后,承甄氏姓,封德为平原侯,袭公主爵。——《三国志·魏书·后妃传》
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曹淑是魏明帝曹叡的女儿,曹丕的孙女,曹操的重孙女,可惜不到周岁就夭折了。曹淑的死使曹叡万分悲痛,追封平原公主,谥为懿,在洛阳建立祭庙。曹叡还让大才子曹植,为曹淑作《平原懿公主诔》,要知道曹植按辈分是曹淑的爷爷辈,这多少有点那啥了。
此外,曹叡还下令让已故的甄黄(魏明帝母亲甄氏已故的侄孙)与爱女合葬,追封甄黄侯爵,埋葬南陵。并给他设立继承人,继承他的爵位。入土时,曹叡还要亲自把棺柩送到墓地。其实除了追封加谥号之外,曹叡的种种举动其实都不合礼制。所以很多大臣都直言劝谏。
陈群上疏:“八岁下殇,礼所不备。况未期月,而以成人礼送之,加为制服,举朝素衣,朝夕哭临,自古以来,未有此比。”意思是说,八岁以下的葬礼是没有具体规定的,更何况公主才几个月大万宝配资,而以成人之礼举行,满朝文武都要披麻戴孝,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。
大臣杨阜上奏:“文皇帝、武宣皇后崩,陛下皆不送葬,何至孩抱之赤子而可送葬也哉?”杨阜的意思是说,你爹曹丕,你奶奶卞夫人去世的时候,你曹叡都没有送葬,现在却为了一个夭折的婴儿送葬,不是太不合适了吗,而且还要拉着满朝大臣为你女儿送葬。
然而,魏明帝曹叡“天心独断”,任谁劝也不听,执意按照自己的意思为曹淑大操大办。东晋史学家孙盛,对于曹叡给曹淑安排阴魂、找继承人也多有批评之词,认为曹叡此举实在有违礼制。
墓葬发掘情况
据考古发现,西朱村曹魏墓曾三次遭遇盗墓,所以墓葬损坏严重,墓葬内的物品大量流失损坏。但根据现有发掘情况,也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器物。发掘出土327件的石楬,其形制、尺寸以及内容、书写风格均与曹操墓所出石楬高度相似,无论是年代、形式和意义都与曹操高陵成为互印的考古证据。
出土器物涵盖梳妆品、衣物、食品、兵器、文具等,其中出现了当时儿童玩具“银鸠车一”及象征公主级别的首饰“七钿蔽结”的字样。晋人杜夷《幽求子》载:“年五岁有鸠车之乐,七岁有竹马之欢。”这段记载说明,鸠车、竹马都是汉朝儿童的玩具。
在洛阳涧西区一处汉墓中,也曾出土过一件铜鸠车,而从墓室能够推断墓主人为夭折的儿童。此外,从墓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的琥珀小儿骑羊串饰,似乎也将墓主人的可能性进一步缩小在儿童的范围内。
魏明帝曹叡,因为女儿曹淑夭折,“任性而为”的办了一场高规格葬礼,没想到居然为后世研究曹魏时期墓葬文化增添了有力证据,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吧。
参考资料: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、卢弼《三国志集解》
晟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